一、适用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的在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社会道德素质和学术道德高尚,求真务实,并且服务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并能够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同时制定相应的运营管理策略。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秉持严谨、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研究态度。在科学研究中,不懈专研、力求创新。
2.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素养。熟悉和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数理方法,对所研究的领域具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3.具备发现和洞悉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应具有一定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和表达能力。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能够展现良好的台风。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系统工程与决策科学
2.金融风险管理
3.服务科学与工程
4.商务智能
四、培养年限
最低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不脱产学习者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五、培养环节和学分要求
1.培养环节
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教学或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位论文。
2.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至少4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至少修满27学分(跨一级学科考入的学生须至少修满29学分,同等学力考入的学生须至少修满31学分);教学或社会实践修满2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科研训练修满4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及认定办法》;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预答辩与答辩计10学分。
六、课程设置
西南财经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管理类)
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课 程 学 习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期 |
周学时 |
授课院系 |
备注 |
Ⅰ |
Ⅱ |
Ⅲ |
Ⅳ |
必 修 课 |
公 共 课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 |
2 |
√ |
|
|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选1,2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 |
2 |
√ |
|
|
|
2 |
经济学院 |
高级英语(2) |
,3 |
|
√ |
|
|
4 |
经贸外语学院 |
课程构成见英语教学改革意见 |
学科 基础课 |
高级计量经济学(Ⅰ) |
2 |
√ |
|
|
|
4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4门课程,10学分 |
高级计量经济学(Ⅱ) |
2 |
√ |
√ |
|
|
4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3 |
√ |
|
|
|
6 |
经济学院 |
高级管理学 |
3 |
√ |
|
|
|
3 |
工商管理学院 |
专业 基础课 |
管理科学模型与方法 |
3 |
|
√ |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1门,3个学分 |
专业方向课 |
系统建模与仿真 |
3 |
|
√ |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按方向选修1门,3个学分 |
风险管理 |
3 |
|
√ |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服务运作管理 |
3 |
|
√ |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决策支持与智能系统 |
3 |
|
√ |
|
|
3 |
信息工程学院 |
专业 选修课 |
专业经典文献导读(必选) |
2 |
|
|
前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本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门,4个学分 |
管理科学专题研究 |
2 |
|
|
√ |
|
2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依据学生知识结构指定选修相应的课程 |
2 |
|
√ |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决策科学 |
2 |
|
|
前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商务研究方法 |
2 |
|
|
前 |
|
3 |
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公共 选修课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2 |
|
√ |
|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实用英语写作 |
1.5 |
|
√ |
|
|
2 |
经贸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阅读 |
1.5 |
|
√ |
|
|
2 |
财经新闻听力 |
1.5 |
|
√ |
|
|
2 |
高级英语口语 |
1.5 |
|
√ |
|
|
2 |
高级英语翻译 |
1.5 |
|
√ |
|
|
2 |
博弈理论研究与应用 |
2 |
|
前 |
|
|
3 |
课程组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2 |
|
√ |
|
|
2 |
|
其它博士点所开课程 |
2 |
|
|
|
|
|
|
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 |
2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科研 训练 |
主讲专题学术报告 |
2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发表学术论文 |
2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学位 论文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2 |
|
学位论文(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与答辩) |
8 |
|
|
|
|
|
|
|
|
|
|
|
|
|
|
说明:
1、跨一级学科考生补修二门本专业硕士专业课;同等学力考生补修三门本专业硕士专业课;补修课程需参加考核,但不计学分。
2、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满至少27学分的课程;跨学科考入的学生须至少修满29学分的课程;同等学力考入的学生须至少修满31学分的课程。
3、高级英语(2)课程结构详见《2012级博士生培养方案》中《西南财经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意见》。
七、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
1、培养方式
采取(校内)跨学科的培养方式,聘请金融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教授组成博士指导小组,制定和完善博士生的学习和培养计划。建立学术委员会,总体指导博士生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为鼓励学科交叉性研究和加强博士生培养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共同导师(co-supervisor)制度。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经济与管理理论和方法、外语基础和专业课程;采取启发讲授、专题讨论和seminar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经常组织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
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和博士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
2、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学习最低要求按研究生部的统一要求办理。采用课堂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学生参加学术讨论和科研实践的具体表现,可作为课堂评分的参考。
第四学期末进行综合知识考试,主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业务学习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考核要求按研究生部的相关规定办理。除此之外,博士研究生每年需提交一份年度研究报告于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和博士生指导小组,并做30分钟的研究进展报告。
3、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学院组织下完成 “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八、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
九、科研训练
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申请前完成科研训练。其中主讲学术报告至少一次,2个学分;发表学术论文2个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及认定办法》。
十、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
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申请前完成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2个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十一、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时间和工作量要求
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完成文献综述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2个学分。学位论文8个学分。从论文开题至论文答辩申请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定稿前,各学院应对其进行预答辩。
2.各培养单位应阐明学位论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并明确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证报告等方面的要求。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十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
课程性质 |
|
周学时 |
|
学分 |
|
开课学期 |
|
课程内容简介: |
主要阅读文献 |
|
|
|
|
|
|
|
|
|
|
十三、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经典论文篇名表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社 |
出版或发表时间 |
必读或选读 |
1 |
|
|
必读 |
1 |
2 |
|
|
必读 |
2 |
3 |
|
|
必读 |
3 |
4 |
|
|
必读 |
4 |
5 |
管理世界 |
期刊 |
选读 |
5 |
6 |
管理科学学报 |
期刊 |
选读 |
6 |
7 |
中国管理科学 |
期刊 |
选读 |
7 |
8 |
管理工程学报 |
期刊 |
选读 |
8 |
9 |
管理科学 |
期刊 |
选读 |
9 |
10 |
南开管理评论 |
期刊 |
选读 |
10 |
11 |
管理学评论 |
期刊 |
选读 |
11 |
12 |
金融研究 |
期刊 |
选读 |
12 |
13 |
预测 |
期刊 |
选读 |
13 |
14 |
中国软科学 |
期刊 |
选读 |
14 |
15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期刊 |
选读 |
15 |